2010年7月29日星期四

收西蘭花

  今年第一次收割西蘭花,很美啊。一天就收三個,好飽滿,今晚馬上吃掉一個,用來炒紅黄燈籠椒,好好味道。
  另外兩個,明天到朋友家中燒烤,準備帶去送朋友。
  西蘭花還在地裡的時候是這樣的,葉子好大。兩張照片色溫不一樣,是室內室外的分別。 

2010年7月27日星期二

夕陽美景

  溫哥華的夏日,幾乎日日可看日落美景,這天南下美國(只是半小時車程),為汽車入油(溫哥華的汽油全國最貴啊!)兼看日落。嘩,日落多美!(回家看新聞,香港今日是本年第二次黑雨--苦啊!)   一位媽媽帶著女兒經過,見我在拍日落,停下來讓我拍一張剪影。

  太陽到了地平線,像一艘火船。

2010年7月25日星期日

看煙花去

  昨晚去海邊看煙花,這是今年第二場煙花。
  每年夏天,溫哥華都有四場煙花比賽,由四個不同國家參賽,今年參賽國有美國,西班牙,墨西哥和中國,與其說是比賽(雖然真的有公佈賽果),不如說是找個藉口讓國民和遊客多個夏日活動節目,主要還是要找個商業贊助者來付鈔,就可以造福人群。活動至今已經搞了二十年,早一兩年差點因找不到贊助商而取消,幸好後來還是辦得成。
  煙花一般在七月底最後兩個星期的周三和周六舉行。今年首場美國的據說很不錯,可惜我們沒有去看,到了昨晚是西班牙,去看了,但有點失望,以為剛拿了世界盃冠軍有點睇頭,郤原來很沒氣勢。很期望看中國的煙花
  後補:後來在網上看別人拍的西班牙煙花原來很美,我才知道是我站的地置角度不太好,是站在舞台的側面,未能觀其全貌。

2010年7月23日星期五

藝展與花

  盛夏,戶外藝術展特別多,在社區公園裡,一個個帳篷下,藝術家展現自己的得意作品,你買,他喜歡;你不買,只看,他一樣喜歡;你坐下來跟他聊天,他同樣喜歡。   這天我們選擇買個熱狗和小吃,兩杯咖啡,坐在樹蔭下遠看。然後,為艷陽下盛放的花兒拍照,消磨半個下午。

2010年7月19日星期一

我家三瓜

  七月十九日,為自家三個瓜留照。  圓圓的這個,是冬瓜,花很大,造型可愛,我第一次種,不知能否成功。
    至於這個,瓜身長形,是南瓜,也是第一次種。

  這是翠玉瓜,幾乎每年都有種,年產豐富,很甜很好吃。英語有個這樣的說法:「你在家後園種兩株翠玉瓜,你的親朋戚友都會有瓜吃,再吃不完,只好趁晚上把它(偷偷地)送到鄰居家門口,要不,怎樣也吃不完。」
  說法有點誇張,但也是事實。至於收成那麼豐富,為什麼不種一株而種兩株呢?因為,它必須是成對才能授粉成果。

2010年7月18日星期日

隔代牛仔

  這是好友S從香港寄來的,一包兩個牛仔夾,有沒有看見我舊的那個(圖右上)牛仔夾已經跛了一隻腳,它為我勞累了一輩子,是時候退役了。
  牛仔夾一直在香港用開,移民時也把它帶來了,本來它們是一對的(一包兩個),但來了不久,就不知怎樣遺失了一個,讓我很難過,在這裡找不著同類產品,回香港時,也嘗試找,但都找不到。上個月,S從香港來旅遊,住在我家,我跟她介紹了我的牛仔夾,她說沒見過(我以前跟好幾個香港人介紹過,但她們都沒有見過牛仔夾,奇怪?忘了問她平時是怎樣封奶盒的?)。我順口托她回香港時替我找找,當時我的這個牛仔夾還未跛腳,只不過有時同時有兩盒奶,如果有兩個夾就方便些。
  沒想到,S回港後給我發了個電郵,真的給她找到牛仔夾!她在電郵中說,在Log-on見到時,「興奮得叫了出來!與你家裡那個一模一樣」。之後,她給我寄了來,我打開小郵包一看,也興奮得叫了出來,真的一模一樣呀--是隔代牛仔呀!像失散的家庭成員,隔了那麼多年,竟一點變化都沒有!
  我家的牛仔夾來了接班人(牛),終於可以功成身退了!
  是爺孫關係吧?長成同一個樣子啊!

  牛仔夾是這樣夾著開了封的奶盒的,有它,奶才可保存得較好,我愛牛仔夾!
  謝謝S小姐。

2010年7月17日星期六

iMac新機

  家裡有個新成員,它的名字叫Mac仔。
  嚮往Mac仔好久了,終於忍不住,在網上訂了部回來,伸長脖子望了十天,終於到家了。我的Mac仔21.5吋,比較起以前用開的14吋機仔,大好多啊!  新成員到埗,拍張照留念。

  正在安裝資料。

  為了這部Mac仔,專程去Ikea買了張書台,呵呵,讓它有個安樂地方。

2010年7月15日星期四

古宅茶餐

  在一幢百年歷史的古宅內吃個英式下午茶餐,很滋味。
  我說的滋味,不是那份茶餐,因為我沒有祈望在北美這個地方會找到很好的歐式飲食文化(或者會有,但很難找!),滋味在於可欣賞古宅那份樸實無華的歷史感覺。   毫不起眼的古宅是在百多年前建造的,現在當然沒有人住了,但保留著它,就是一段歷史見證,那是百多年前,第一批殖民者登陸這個城市並立足於此的實物見證。
  古宅地下的一隅,改建成一個小餐廳,供應簡單英式茶點,選為英式,大概是紀念這裡的原主人是英國人吧?

  在加拿大,英式茶餐不多,全英式茶具更少見,若問味道如何,這裡不予置評。
  來這裡,真的不求口味,只為感受古宅氣氛,因為除了一小隅餐廳外,整個古宅之內,保留著原來的風貌,客廳如此,樓梯如此,連樓上的房間也可參觀。
  牆上還掛有原主人家族的照片,下面那張,是這個古宅外貌的油畫作。

2010年7月14日星期三

潮間生物

  到退潮的岩石海灘觀看生物,上了一課。   從漲潮到退潮之間露出來的那一片海灘叫潮間帶,在這裡面,有數以萬計的海洋生物,蜆,蠔,青口,海螺,海葵,海星,海帶,小蝦,小蟹等,牠們的生存之道是潮漲時在水中覓食活動,潮退時在石灘間休養生息,牠們自身有一套互動關係,以特殊的身體組織去適應大自然環境。   在潮間帶的水氹叫潮間池,對於小小的海洋生物,它真的是個「水池」啦!下次走在潮退的岩石海灘時,記得蹲下來好好欣賞一下,它裡面有好多生物呀。

  石頭下,最多的是小蟹,牠個子小,一般只有一截手指大小,身上的是與岩石一樣的保護色。

  這是一隻小海葵,不及指甲大,離水後,圓鼓鼓,看不出樣子。
  把牠向回潮間池的水中,很快觸手就伸出來,變成這個樣子。海葵是無骨骼的無脊椎動物。
  海星都有五條「腕」,那些突出的小管足,用來吸水和抓食物。以前覺得海星外形很可愛,但近看,那些吸盤很恐怖,絕不浪漫。
  開始潮漲了,石灘上的海帶靠著浪湧,首先吸食海洋生物,又開始新的一天。

2010年7月13日星期二

一日百合

  有說「花無百日好」,但這個叫「一日百合」Day Lily,花只開一天,只開一天呀,好好欣賞吧。

2010年7月12日星期一

至愛雪葩

  差不多二十年前的事吧?一位在香港半島酒店工作的朋友請我在酒店Gaddi's餐廳吃了一頓,主菜是什麼早已忘了,但那個甜品,郤叫我一吃難忘(現在想起來還在吞口水!)--其實我當時並不知道那是什麼,只知道好!好!吃!!
  好吃到什麼程度呢?我好想「再來一個」,但又不好意思,在這樣高級的法國餐廳,而且是別人請客,怎可以來個「甜品Encore」?
  當然我後來知道我當時吃的是士多啤梨雪葩。別笑我,在此之前,我只認識雪糕和雪條,哪有見過雪葩這東西?況且二十年前可能雪葩真的不流行吧?
  愛上士多啤梨雪葩,就從那時起。之後在好多西餐廳,都會試著找雪葩,事實上多數餐牌只有雪糕沒有雪葩,就算有雪葩也沒多少口味可選,試過檸檬的、芒果的、椰子的、蜜瓜的,當然也有嚐我的至愛士多啤梨,但,來來去去,一直沒吃回當年的味道。
  那是一份揮之不去的記憶。求人不如求己,我決定自己動手做!
  去年,我就試過買來新鮮的士多啤梨,按網上教的方法做,做出來,味道很不錯,鮮美得很(比在西餐館吃的還好),但是那個質感郤差了點,我做的,在冰箱拿出來時,太硬,非用不鏽鋼勺子大力鑿(?),但稍放室溫一會,它又變得太軟!
  我沒有深究因由,因為士多啤梨當造的日子很快已過去了。
  今年,士多啤梨上市了,我再接再厲,而且今年剛好買了個雪糕機回來,正好再試。
  這是我今年的成品,我可以驕傲的說,我的味道回憶不止停在腦海裡,還真的回到喉舌之間了!
  雖然照片中的擺設不及當年,那時是放在一只高腳玻璃杯內的(我真係記得嫁!),但味道簡直一樣!一樣的好味!
製法很簡單(以下份量可做一公升雪葩):
 先將一杯水把半杯糖溶化,待涼,放雪櫃。
 士多啤梨四杯洗淨瀝乾水,搗爛成泥狀,加一至兩湯匙檸檬汁(視士多啤梨甜酸度增減),再加入已雪凍的糖水。
 把士多啤梨糖水液倒入雪糕機攪拌就可以啦!
  (我在想,會不會是我去年沒有雪糕機只用手攪所以攪得不好呢?)

2010年7月11日星期日

公園演奏

  在倘大的公園裡聽一場音樂演奏,讓我很感恩。
  演奏的,是一隊專業樂團;聽演奏的,是一群平民。毋須入場票,沒有劃定座位,可以帶張蓆鋪塊布,可以帶張摺椅,可以拿個野餐食物盒,可以躺可以坐可以站,總之用你自己覺得最舒服的方法,去欣賞溫哥華交響樂團的兩小時表演。
  這是一年一度的夏日節目,在本拿比市鹿湖湖邊草地舉行,我是去年才知道的,去聽了一次,今年又專程去了。  今晚去得較遲,七點半差不多開場才到,心想園內應早沒有停車位了,沿路見不少車停泊在路肩,於是也提早把車停下來,走一段路進公園。公園內人很多,像開嘉年華。
  聽音樂的人們,不一定聽懂每首曲,但就享受那種氣氛,不止是免費的娛樂,不應用金錢衡量,而是因為它代表著一種平等,和諧。
  我旁邊一對男女,躺在墊地的毛毯上,頭枕著攬球,閉上眼,很舒適的樣子,我以為他們睡著了,怎料,一曲剛完,他們會拍掌,我知他們在欣賞。

2010年7月9日星期五

士多啤梨

  「本地士多啤梨」(Local Strawberrie)是本地人祈盼的水果,一到上市之日,相熟朋友會互相提醒,報紙也會大篇幅報導,「趕快去買了」!
  香港人吃慣那些紅卜卜大大個,裝在透明大膠盒內的美國士多啤梨,都說好好吃呀,但我告訴你,在這裡居住的人並不太欣賞美國士多啤梨,因為,我們以本地(溫哥華的)士多啤梨自豪,可惜本地士多啤梨不作外銷,要吃,必須在每年的六月底至七月中這三個星期,來溫哥華居住或旅遊,才有這口福。
  如果要比較,本地士多啤梨賣相確實不及美國的紅卜卜大大個,外表吸引力較低,但只要你拿著一個本地士多啤梨咬一口,鮮甜無比的汁液在牙唇間流出,趕不及去管指縫間的濕漉,先享受口腔內那種士多啤梨特有的甜酸交替,美味度不知超過美國的幾多班,你才會驚嘆,這才是士多啤梨味道啊!再回頭吃美國的產品,簡直覺得它無厘聞味!
  可惜,它只有這三個星期的收成期,產量不多,加上它的表皮比較薄(脆弱?),很易破損,難以運輸,所以只在本地出售,而且幾乎是現摘現賣現吃,多留兩天都有困難。
  如此美味的水果,這兩天不多吃,更待何時?所以今日去農地摘士多啤梨,每磅只售$1.5,大約是港幣十一元。